产品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江南app平台 > 汽车零部件系列

宣城市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目标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兴起的产业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市

时间: 2024-08-22 08:28:00 |   作者: 汽车零部件系列

  • 产品概述

  不久前,2024年度安徽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全省7个地市的10个产业集群获评,其中宣城市高性能密封件及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集群榜上有名,是全省唯一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作为我省唯一一个与江苏、浙江同时相邻的地级市,宣城市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沪宁杭合四大都市圈辐射中心,是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6543”(即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0个、开工500个、投产400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公司300户)计划,围绕“2+3+4”(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2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精细化工3大优势产业,文旅康养、绿色食品、数字化的经济及人工智能、医药健康4大新兴起的产业)产业链,全力发展壮大新兴起的产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高歌猛进,一幅壮阔的新兴起的产业发展新图景呼之欲出。

  走进位于宣城经开区的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AGV自动运输车往来穿梭,一片片薄薄的硅片通过清洗制绒、双面CVD、双面PVD、丝网印刷等工序后,变成片片深蓝色的电池片。

  华晟新能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致力于超高效N型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硅片、电池和组件技术开发应用与产品规模化生产,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异质结产品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生产,是全球最大的异质结垂直一体化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华晟一直以引领行业为目标。”公司董事长徐晓华告诉记者,随着宣城、大理、合肥、无锡生产基地陆续投产,公司已拥有20GW的高效异质结电池和组件产能,在异质结行业的有效产能占比超过50%;全年产值达8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倍;入选胡润、福布斯全球独角兽排行榜最年轻企业,成为安徽省三大光伏链主培养企业。

  位于宣城高新区的宏润新能源产业园光伏组件生产车间,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一片片湛蓝色的光伏组件正通过激光划片机、串焊机和机械臂等自动化设备的加工、组装走下生产线亿元,是宣州区首个百亿级项目,也是宣州区单个体量最大的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50亿元。”宏润新能源产业园相关负责人章伟介绍,企业主要产品是N型高效组件和大尺寸组件,去年8月4条生产线全面投产。

  为推动首位产业培大育强、聚链成群,宣城市瞄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链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建立重点招引企业名录库,编制招商地图。成立由19位市级领导牵头的招商组,按图索骥,大力招商,扎实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

  为推动新能源产业行稳致远,宣城市精心做好要素供给文章,通过建立“工业用地周转池”制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2055.8亩、补充耕地指标665.09亩,解决了多家企业土地要素保障问题。同时制定出台《宣城市新能源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办法》,设立宣城先进光伏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博士后工作站”“安徽省先进光伏技术产业创新研究院”称号,取得15项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申请专利60余件。

  如今,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如阳光电源、吉利汽车、迈为科技、赛伍技术、博世科、威能电机纷纷在宣城市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其中上市企业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总部迁至宁国市并更名为安徽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夏天,位于广德市新杭镇星火科技产业园内的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声隆隆,98条生产线多个自动化工作岛开足马力生产,1200多名工人奋战在一线,快马加鞭赶订单。

  永茂泰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铝合金及零部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上汽、大众、通用等国内外知名车企提供核心零部件配套。“以前面向传统燃油车,现在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近年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从去年开始出口占比达28%。”公司负责人王斌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产值25.2亿元,预计全年超50亿元。

  永茂泰是宣城市倾力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发展,该市汽车零部件规上工业企业已增长至近400家。今年上半年,全市签约亿元以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项目64个,协议投资239.6亿元;开工亿元以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项目57个,协议投资189亿元。

  科技创新点燃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宣城市大力扶持中小零部件企业发展,已实现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技术改造、数字化诊断全覆盖,实现年出售的收益1亿元以上企业无研发活动、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10亿元以上无创新成果申报“三个清零”。

  目前,宣城市已建成汽车零部件产业国家级检测实验中心10个,培育创建高新技术企业177户、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2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户、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与各大高校院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其中,中鼎、保隆先后建立院士工作站,中鼎密封件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企业技术中心。

  2021年,我省出台《关于全力发展十大新兴起的产业打造具备极其重大影响力新兴起的产业聚集地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全力发展十大新兴起的产业,具体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智能家电产业、新材料产业和AI产业。到2025年,培育形成1个以上万亿级、10个以上千亿级、一批百亿级产业。

  前瞻布局新兴起的产业是重塑竞争新优势的必答题,是打造经济稳步的增长新引擎、培育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抢答题。宣城市以AI与优势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为核心主线,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全行业赋能。依托广德市电子电路、宁国市电容器产业基础,引入智能终端制造企业。依托聚隆传动、亮亮电子、铠麦斯等企业,积极培育智能家电、智慧照明、智能影音等智能家居消费产品。以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南部片区为核心,依托云华智能、安徽徽光等企业,发展智能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电子信息规上企业达186户,产业总规模超2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拥有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1个;全市规模以上数字化的经济企业共201家。大数据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培育加速。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初步形成地理信息、软件外包、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四大特色产业,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孵化器、省级软件和服务类集聚区。

  宣城市还积极谋划建设数据训练基地,建设高质量的图文、音视频等大模型训练语料库,持续扩展多模态数据供给。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办公、汽车等领域开发一批数字人、数字内容生成、自动编程等人机交互产品服务。

  向“新”而“兴”能“质”远。今年上半年,宣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20.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1.8%。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欢迎您来电咨询

0574-88280832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等着您